重构学校文化 开拓“美优”特色
发表日期:2018-05-15 来源: 作者:
——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召开2017年教科研年会侧记
2017年4月14日,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召开2017年教科研年会,本届年会的主题是:重构学校文化,深化课堂改革。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,高俊英校长做了题为《关于重构学校文化的深度思考》的报告。
2017年是北京市第九十七中学建校60周年,作为60年校庆的献礼,高俊英校长在一年多的学习调研、探索实践和深度思考的基础上,对九十七中的60年办学历程进行了梳理,结合新课改理念、学生核心素养等时代精神,重构了九十七中的学校文化体系,提出了“成就美而优的自我”的办学理念。在本次教科研年会上,高校长向全校教职员工解读了通过“美优”教育打造“美优”文化的办学思路。
高校长的发言分了三个部分,开篇阐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意义,强调办学校就是办文化,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“魂”,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。引起全体老师对学校文化的重视。接下来用“在哪里”(学校现状)、“去哪里”(未来目标)、“怎么去”(发展路径)来宏观解释校长对九十七中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,提出了“美优”办学理念——成就美而优的自我。并对“三风一训”等美优办学理念识别系统一一作了内涵解读。让在场的每一位教职员工认可了建设“环境美、质量优、有特色、很幸福”的初中校的学校办学目标。
为了让老师们既能认同“美优”愿景,又能知道怎样实现“美优”教育,进而成就“美优”文化,高校长又重点解读了“三提升五发展”的“美优”行动策略(即:1.强化制度建设,提升管理水平。2.改善办学条件,谋求优质发展。3.潜心教学管理,提升教学质量。4.突破科研瓶颈,促进内涵发展。5.加强队伍建设,追求持续发展。6.强化德育功能,促进全面发展。7.构建美优课程,践行特色发展。8.加强后勤保障,提升办学品位。)无论是学校的职能部门还是教师个体,都在此找到了自己参与学校“美优”文化建设的突破口。
最后阶段,高校长用较大的篇幅,详细说明了学校“美优”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——“美优课程体系”建设的内容。高校长本着“做美而优的我”的课程建设理念,突破原有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的界限,确立“一个主导”(以培养具有美优品质的未来公民为主导);“两条主线”(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,为学生个性化能力提升提供助力);“三个结合”(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紧密结合;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;教师的内涵发展、专业素养提升紧密结合),构建了“三层六类”学校美优课程体系,即基础必修课、拓展必修课、拓展选修课三层,儒雅美、思辨美、情趣美、品德优、身心优、实践优六大领域,把学生培养成具有“精神活力、思维张力、学习动力、发展潜力、抗挫毅力、实践能力”的未来公民,提升学生自尊、自律;自觉、自主;自信、自乐;自立、自强八大素养。
高校长关于学校文化的深度思考,完整清晰的“美优教育”体系的推出,点燃了全体教职员工建设“美优”特色学校文化的热情。当天晚上,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,进行了结合本职本岗参与学校“美优”文化建设的大讨论。老师们纷纷表示“美优教育”是学校60年发展的必然产物,是“十三五”期间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。校长的讲话给学校、教师指明前进的方向,让大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。可以预见,“美优”教育特色一定会在九十七中开花结果,辉煌灿烂。